大连中考网
大连站
快捷导航   大连中考政策指南   历年中考分数线   志愿填报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重点高中   中考论坛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大连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中考语文学法指津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5-04 18:19:40

标签:中考语文 中考复习说两句

  •   语文学习的目标,第一为人生,第二为应试。中考的学生将直面人生,迎战中考。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语文成绩,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呢?我以为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梳好辫

      中考语文三大阵营:文言文、现代文、大作文,其知识与技能自成系统,必须有计划地分别梳理。就拿文言文来说,课内篇目的实词虚词、句式、思想内容、文学常识要进行拉网式整理。如梳理欣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具体呈现的方式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这些绝对不容疏漏。

      现代文阅读,选文文体特色、时代特征鲜明,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关注人类的发展,体现“两纲”教育和二期课改的理念。在学习中,把握不同文体的知识要领是第一步。像说明文中,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等当在关注之列。另外,概括、体悟、欣赏、比较等能力更要在训练中提高。选择题如何做,则要专项打磨。

      大作文,命题时会考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征,特别关注大家的阅历和心理特点。理解不设障碍,立意明朗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开放的选材构思空间,利于考生发散思维,各显所长,尽情发挥。同学们平时要多留心,积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素材,既关注热点,也关照细节,既关心名人,也留意边缘人。有选择地阅读中考优秀作文,从拟题、语言、构思、立意、情感等方面去揣摩、借鉴。引社会生活活水,写出有个性、有真情实感的佳作。

      二、布对阵

      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在老师的讲解、同伴的交流、自己的系列语文活动中,夯实基础,习得技能,悟得路径,寻得规律,是提升语文成绩的主渠道。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所以在排兵布阵上要注意内外兼修,以内养外,补血养颜。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内的名家名篇,可以说仅是同学们阅读的沧海一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在浩瀚的书海中漫溯,立足文本,延伸文外;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学习新课文时,质疑问难,积极上网、上书店、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补充给养。其次,以课外阅读促进课内知识的接收和应用。浏览法、精读法、读书笔记法等,在课外阅读时效仿。同学们可以开设个人博客,阅读大家博文,通过多种方法,将课内外有机相融,从而更深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外延。

      值得一提的是,课外阅读在时空上看似“外”,在核心上无疑是练“内”工,语文学习离不开读书,磨刀不误砍柴工,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功了得,不管它外在的题目怎么变,都能够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资讯

    中招计划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期末试题

    中考说明

    重点高中

    四十八中

    第八中学

    第一中学

    第二中学

    十一中学

    中山高级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